新时期产业工人的好榜样

——记丹阳市劳模、丹耀光学有限公司车间主任马建华

核心提示: 作为新时期的产业工人,马建华是真正从一线岗位逐步提升到管理岗位的典型,作为丹耀光学有限公司的车间主任,他先后在公司从事机械修理、车间生产、车间管理和生产管理等工作。

马建华在巡视工人生产

作为新时期的产业工人,马建华是真正从一线岗位逐步提升到管理岗位的典型,作为丹耀光学有限公司的车间主任,他先后在公司从事机械修理、车间生产、车间管理和生产管理等工作。加入丹耀光学27年来,马建华一心扑在工作上,肯钻研、能吃苦,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努力克服,按时完成生产任务。如今,马建华已不再是多年前的机修工了,而是一名对光学冷加工行业精通的专职人员。

一本书他打开机器修理大门

高中毕业后,对自己未来有着明确方向的马建华选择去学一门技术。1989年,年仅21岁的马建华进入访仙镇窦庄照相器材厂工作。进厂时,马建华只是一名普通的电器修理工,尽管跟着带他的师傅跑来跑去,可他对电器修理仍是一知半解,以至于在厂里坐了近两年的冷板凳。眼看着时间一天天地过去,可自己却没有多少进步,马建华心里十分着急。凑巧的是,他远在吉林的朋友寄了一本与电工相关的书,这才让他真正进入了电器修理的世界,从此摸清了门道。

“我记得那本书叫《电工基础知识》,里面附有一百多张设备电子线路图。”对于当年那本令他茅塞顿开的书,马建华至今连书名都记得清清楚楚。在认真研读后,他脑海里对电器的结终于打开了,他也弄明白了厂里电器设备内里的奥秘,一通百通,把书看懂了之后我也有了信心。”

1993年开始,马建华从电器修理组调至了机械修理,同时,他还兼顾着原先电器的维修,用他的话说:“就是搞后勤的,哪儿需要我就到哪儿去。”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丹耀光学成为丹阳第一家引进棱镜铣磨机和外圆切割机的公司。1994年的一天,公司的外圆切割机出现了故障,公司专门请了机器的厂家从南京过来修理,可维修人员从上午修到了下午5点,机器还是没有修好,维修工人也无奈地表示修不了。维修人员离开后,得知消息的马建华开始自己研究起来,他根据机床出现的问题症状,仔细查找对应区域的电路图,最后竟然靠自己的力量修好了机器,从那以后,只要公司的机器坏了,马建华总是负责修理。

一个承诺他从不失信于客户

作为一个没有任何光电专业知识的工人,想要从事光电行业并且做好做精,就要通过自身的不断学习。最初,马建华在老师傅的教导下学习抛光技术,由于光学的复杂性和产业的不断发展,他发觉公司现有的技术十分落后,便开始攻读大量的有关光学冷加工方面的书籍,同时他还在各种机床上不断的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生产部门的工作压力大、产品难度高,往往一项工作还没有完成,第二项、第三项工作就接踵而至,加班成了“家常便饭”。为保证产品能够正常生产并发货,马建华和工友们常常24小时连轴转,扎根在工厂车间,实在困了累了,就在车间拼几张椅子,稍微睡会儿,每个月就休息一天,这种工作状态,马建华一直持续了六年,就连去年,到了不惑之年的马建华还加班到夜里三点才回家,承诺了客户的产品就得及时做好,不能拖拉。”不管怎样辛苦,在马建华手上的工作从没耽误过,为了较好地应对临时加急任务,他还经常利用休息日和节假日主动加班加点,从未抱怨。

在马建华的带领下,由他负责的各生产线的生产任务虽然繁重,却也井井有条。1997年至2002年,公司无论是加工能力,还是检验标准的掌握都非常有限,可以说是非常落后,公司生产的都是一些简单的,不需要镀膜的产品。马建华深知技术革新对公司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容不得半点虚假和懈怠,他决心用自己的不懈追寻和艰苦努力为公司做出新的贡献。当时,既没有现成的图纸,也没有成套的设计参数,无论是什么材料的产品都使用同一种抛光粉,抛光粉使用的浓度也很随意,无论镜片的大小,抛光速度都是一样的。公司对一些要求稍微高一点的产品基本上不接单,技术工人们甚至连聚氨酯是什么都一无所知,就更不要说高效抛光了,公司设备还十分老旧。

然而,面对困难马建华并没有退却,他一头扎进试制工作中,与生产线负责人共同讨论分析,制定解决方案,在实践中摸索,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凭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为公司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视同仁他与同事打成一片

马建华说,公司领导在光学车间成立之初教导他的两句话令他始终记忆犹新,即“不惜一切代价把生产搞上去,要公私分明。”马建华说,“作为领导要就事论事,对待员工一视同仁,不要斤斤计较。”在参加生产管理后,马建华依旧深入生产一线,和员工们打成一片,同他们一起加班,一起探讨生产上的难题。此外,他还注重车间每个员工的发展,对骨干员工实行自主管理,明确个人发展目标,并愿意奉献自己的技能和经验,对员工的错误以引导为主,对员工取得的成绩公开表扬,使员工将车间看作一个集体,培养出一批技术精英,现在丹耀光学有五名副车间主任都是他培养出来的,并且这五人都通过了丹耀光学的助理工程师考核。

在日常生活中,他对同事也是十分关心。2000年来到公司的同事曾乙峰原本是在干涉仪检测光圈的,但由于健康问题,曾乙峰失手打碎了当时公司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试制出的某产品的成品,在了解情况后,马建华并没有责怪他,而是为了照顾他将他安排在工作强度较轻的岗位上,让他去仓库管理氧化铈。

要想干出一番事业,总要付出过人的心血和汗水,马建华凭着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和爱岗敬业的精神,以他的实际行动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无怨无悔地把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献给了光学冷加工事业,是新时期产业工人的好榜样。

(谭小涛 龚佩玉 蒋玉 文/摄)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