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旧时的“房事”

核心提示: 在人类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中,住是重中之重。自古以来,谋得一处居住是每个人的头等大事。

在人类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中,住是重中之重。自古以来,谋得一处居住是每个人的头等大事。

上梁习俗

在没有商品房的旧社会里,除了少数公职人员能享用公寓住宿之外,绝大多数公众都得自行筹建,尤其在农村,为了建造新房必须节衣缩食甚至穷其毕生辛劳积攒方能实现。据此,新房落成便也成了一件隆重热烈的大喜事,于是为了庆贺这件大喜事,民间也就形成了上梁的习俗。

上梁就是安装新房的正梁。

旧时建房大都使用木质柱、檩、桁、梁组成框架,框架经校正固定后才砌墙体。从建筑学角度说,连接前后墙柱的叫梁,而在不少地区,民间约定俗成的“梁”严格来说应该是脊檩,也称脊梁。下面就说说吕城及周边地带关于上梁的风俗。

上梁要选择吉日良辰。上梁前先砌好墙,瓦工砌东山墙要吃馄饨,砌西山墙时要吃面,所谓的东山馄饨西山面,寓意安稳和长久。到上梁之日,亲友们要送来好多的馒头和米糕,带上松柏枝条和万年青花草,新屋大门贴上大红喜联,梁木上裹上大红喜庆条幅,并准备好鞭炮、糖果、供品等。

上梁的程序分为供梁、烘梁、浇梁、车梁、和抛梁五个步骤,分述如下:供梁:将正梁木置于新屋内,放八仙桌,桌上备三牲(猪头、鱼、鸡)点香烛,主家先一一跪拜后,瓦木匠再放上大斧、瓦刀各两把,分别跪拜叩头。

烘梁:供梁后,由瓦匠手捧点燃的麦草、芝麻秸在梁下迅速移动,同时口发利市。“烘烘龙头,代代儿孙砌高楼;烘烘龙梢,子孙代代做阁老……”浇梁:瓦匠烘梁后,木匠就接过主家备好的两壶酒,一边往梁上洒酒,一边口发利市。一敬天,二敬地,三敬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东浇金,西浇银,屋中浇的聚宝瓶;浇浇金龙头,代代出诸侯,浇浇金龙尾,大富又大贵……”车梁:瓦木匠分登东西山墙顶端,用“金索”红绳)系住梁两头慢慢上拉,至半空时,瓦木匠同发——车梁来到半空中,摇摇摆摆像金龙,要问金龙何处去,金龙来到屋梁中。当梁车上屋顶,木匠将梁和主柱的榫头对准,用斧头敲定,这叫“安龙身”,同时口念:一大斧,开店铺;二大斧,代代富;三大斧,子子孙孙坐官府。

抛梁:主人家把笆斗放入箩里,称箩里坐笆斗——稳笃稳,然后将亲友送来的馒头、米糕放进箩内并拉上屋顶,瓦匠木匠口念利市,不断把馒头米糕四下抛丢。抛向东,造龙宫;抛向西,进财气;抛向南,升高官;抛向北,世世代代都享福。”此时鞭炮齐鸣,人声鼎沸,众人争抢糕点馒头,热闹非凡,一派喜气洋洋。

上梁结束,主人家备上好酒好菜,招待瓦木匠和亲戚朋友,叫做喝上梁酒。

光阴荏苒,斗转星移,世代流传的上梁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现今建房上梁基本上延袭传统做法,只是形式上稍有简化,例如省去了供、烘、浇梁的程序,简略了瓦木匠一大堆的利市吉祥话语,抛丢的点心中增加了面包、粽子、糖果、水果,有的还抛洒硬币等,气氛一如过去。

贫民的草房子

■路志高

现在,丹阳大多数中青年对旧社会的住房情况,可能一无所知。就丹阳县城来说,那时多数人家住的是平房,有的已很破旧,只有少数人家住的是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处于最低层的一些贫民,住的是破旧草房,过着极贫生活。

丹阳在1949年4月23日解放时,县城被日本侵略者的飞机轰炸烧毁的房子,大部分没有重建起来,到处零零落落,破败不堪,只有大街上重建起的商店门面房,稍微整齐一点。城里的后庙巷、骆驼桥一带和几个城门内沿城脚跟的高坡上以及老西门城外运河西边的河埂上,有些人家住的都是破旧草房。这些人家,多数是外地逃荒逃难流落在丹阳的,他们靠辛辛苦苦挣几个钱,搭起了简陋草房栖身,正如黄梅戏《天仙配》里的一句唱词“寒窑虽破能避风雨”那样的境况,只是能避风雨而已。

草房和瓦房不同。瓦房的墙是砖砌的,屋上的桁条是粗木头,椽子是木条,上面盖瓦。草房的墙是土墙,它的基地是在地势高一点的地方,墙是两边打了牢固的木桩,放上夹板,中间填土夯实,一层一层垒上去的。两边的墙只有一米多高,在山墙开门。门也不高,毛竹作桁条,搁在两头山墙上,用长竹子有序地扎在桁条上,然后铺上芦或芦菲,由专业工匠在上面均匀地盖上几层草,内外墙用踩粘的泥抹平,再粉刷石灰,有的只有用石灰水掸一下。四周没有窗,只是在屋上或墙上留个方洞,放块玻璃,这样关起门来就有点亮光。

这些草房人家的小灶头上,多数没有烟囱,点火一烧,满屋烟雾,人呛得咳嗽流泪,所以室内被烟熏得黑黝黝的。草房上的草,由于长年受风吹日晒和雨露的侵蚀,草逐渐腐烂,过几年就要去腐更新,用新草修补,否则就会天上下大雨,屋内落小雨,还得用能盛水的器具接漏,而且,滴下的都是酱油色的水,有的草屋上还长了小草。住草房子的这些人家,靠帮工、做手工、拾荒货、捕鱼、摸螺蛳或蚌等挣点钱糊口,寒冬三春季节,有的老人带着孩子出去讨饭,以求生存。他们的孩子谈不上“上学”二字,都是文盲,就这样一代一代地过着凄惨不堪的生活。

解放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贫苦群众有了劳动就业的机会,有了固定的收入,生活也有了改善,有的住上了公房,草屋逐渐都改建为瓦房……人们常说,新旧社会两相比,一个天来一个地。六十多年来,国家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变化,从住房这一点,就是个明证。

责任编辑:张钰婷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