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尽管经济结构调整在继续、经济下行压力仍较大,但我市银行业金融形势发生了一些积极的变化。在此基础上,面对今年可能存在的严峻形势和挑战,我们将竭尽所能在‘稳’、‘准’、‘活’、‘实’、‘补’等方面下功夫,让经济和城市发展更好,让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中国人民银行丹阳市支行行长蒯理所,对于当前的形势和任务了然于胸。
据了解,今年一季度,我市银行业金融运行稳中向好:一是存款总量再创新高。截至3月末,全市本外币存款余额突破1000亿元大关,比去年同期多增96.46亿元,其中对公存款增长强劲、比年初增长26.16%,住户存款平稳增长、比年初增长11.33%。二是信贷投放好于预期。3月末,全市各项本外币贷款余额897.22亿元,比年初增长3.36%。三是直接债务融资持续推进。丹阳投资集团5亿元短期融资券顺利发行并创国内AA级平台发债利率新低,华夏银行也将发行票据8亿元人民币。四是不良贷款清收力度加大。各行加大了不良诉讼进程,加大了代偿催收力度,经营和担保行为更加谨慎。
尽管如此,今年以来,我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应引起各方重视。据介绍,一季度,我市银行资产质量仍不容乐观,信贷投入结构仍需调整,金融生态仍面临着不小压力。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由于历史累积、结构调整和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我市仍面临着较为严峻的经济和金融形势。为此,中国人民银行丹阳市支行继续引领全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重点突出“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众所周知,近年来国内经济形势较为严峻,我市很多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存在下降风险,致使其贷款存在诸多难题,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对此症结,中国人民银行丹阳市支行通过走访调查和个别指导,全力引导我市各商业银行加大金融服务力度,推进各项结构性改革,着力缓解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保证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全面进步。
记者了解到,中国人民银行丹阳市支行为保证融资总量,引导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社会融资总量适度增长,积极向上争取更多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维护金融稳定和经济安全;为保证融资对象的科学,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加强了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落实差别化工业信贷政策,加大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金融支持,提升对节能减排低碳、循环经济、大气和水污染防治等领域的金融服务水平;为提升融资效率,引导各银行进一步探索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改进金融服务质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制度性交易成本,充分灵活运用常备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大力发展直接债务融资工具,支持符合条件的跨国企业开展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切实清理规范收费项目;针对实体经济要求,落实各项金融改革创新措施,开展专业化小型化银企对接活动,通过“增供给、拓渠道、降成本、控费用、防风险”等多种方式,向经济结构转型意义重大的科技、文化、环保等产业倾斜;为保证薄弱产业的发展,继续加大对扶贫、三农”、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加大相关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方式创新,支持和兜住民生底线。
(曹旻 嘉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