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追踪褚家棚兵工厂遗址被发掘

核心提示: 2015年12月24日《新四军在褚家棚的兵工厂》一文在丹阳日报14版“老档案”刊登后,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QQ图片20160427084720

QQ图片20160427084644

QQ图片20160427084707

QQ图片20160427084707

2015年12月24日《新四军在褚家棚的兵工厂》一文在丹阳日报14版“老档案”刊登后,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尤其是原褚家棚和叉河口的王金坤、吉国金、吉明龙、吉明虎、周双荣、孙锁珠等村民都把当日报纸作为珍贵“礼物”收藏了起来。据悉,此文是根据原褚家棚和叉河口等村10多名80岁左右的老人们回忆编写而成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2015年12月27日下午,珥陵镇新庄村村民委员会组织村民王金坤、吉明龙、吉明虎前往原褚家棚还存在着的两亩多村基地进行实地考察。据了解,今年81岁的王金坤,从小就住在褚家棚,抗日战争时期,他曾亲眼看见新四军利用黄泥土筑土窑烧木炭,1942年又亲眼目睹日本鬼子摧毁土窑的情景。解放后,叉河口村民吉明龙、吉明虎10多岁时也经常去褚家棚村玩,在竹林里看见过闷木炭的土坑,土坑里还有不少乌龟在爬动……因吉明龙、吉明虎二人熟悉地形,实地考察当日,他们手拿铁锹在原办过兵工厂的地方开挖七八个土坑,像寻找宝藏一样发掘土窑的遗址。经过3个多小时的努力,原兵工厂遗址终于被吉明龙首先找到。他深挖下去80多公分,挖出了几十块瓦片,有青色的,还有淡黄色的,但用铁锹一划,有的青瓦片就出现了黄泥色。吉明龙十分兴奋,他高兴地说:“这是新四军兵工厂土窑的遗迹,在这里沉睡了73年,今天终于找到了,这比金子还值钱。”为什么瓦片上会出现青黄两种不同的颜色?据王金坤老人和烧窑师傅分析:一是烧木炭的土窑是卧式的呈鹅蛋形,约长11米,宽度3米,平均高度1.米,窑墙厚度50公分,全是用黄泥土筑成的。二是在建窑的过程中窑门烧火处约1米的地方需要用青瓦发圈成拱形。三是土窑南面横向有两个进出料的小门,为了增加窑墙内壁的支撑力,这两个小门的两边都要用青瓦发圈。四是因为窑门火源处温度很高,青瓦经过长时间燃烧就变成黄泥色。由此得出,会出现青黄两种颜色的瓦片,与土窑内火源的远近有着密切的关系。

为什么筑土窑时窑门等处都是用青瓦发圈增加支撑力,但从兵工厂遗址挖出来的瓦片却不成形状,大小不一、厚度不一呢?81岁的王金坤老人回忆:1942年秋,日军准备前来突袭兵工厂,但新四军得到情报后,于当天晚上就把兵工厂的军用物资全部转移了。第二天上午日军前来围剿扑了个空。日军恼羞成怒,凶相毕露,火烧村庄,拷打百姓,摧毁土窑。敌人用铁榔头和凿米榔头把窑体全部砸掉,把土窑内发圈的瓦片也全部敲碎(附照片)。随着农村经济的变革,褚家棚于1958年拆迁到叉河口。解放后上级有关部门曾三次派员前来调查当时新四军在褚家棚办兵工厂的历史情况。

村民王金坤、周双荣等都如实反映过,但不知什么原因,使这段抗战的历史成为“遗忘的角落”。

自文章刊登以来,加之果真发掘到当年新四军办兵工厂土窑的遗址,村民们都希望有关单位能前来再次调查、核实,给予命名,告慰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