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院士把脉中国肿瘤防控现状

核心提示: 最近,在2016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主题活动上,四位院士对我国的癌症防控现状及挑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最近,在2016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主题活动上,四位院士对我国的癌症防控现状及挑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病因及癌变研究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林东昕:加大肿瘤防治知识宣传,提升公众对癌症的认知和重视,是有效的防癌利器之一。公众对癌症认识的不断提高,令全社会形成了共同参与防癌、抗癌的局面,这将为癌症预防提供一个很好的社会环境。

国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赫捷:目前我国癌症防控战略最紧迫、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建成一个全面、完善的癌症防控网络,它应以医院、防控机构为主体,辅以基层医疗机构。同时,要建立和完善肿瘤登记制度,在完善以人群为基础的肿瘤登记制度的基础之上,再建立起以医院为基础的肿瘤登记制度。

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希山也强调了预防的重要性:对于这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降低发病率、提高治愈率、延长生存率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预防。

中国抗癌协会名誉副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程书钧:人们没有必要去惧怕肿瘤,就像我们没有必要惧怕衰老一样。实际上,肿瘤跟其他慢性病一样,是可以带瘤生存的。更重要的是,肿瘤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不能把它看成一个孤立问题。研究发现,被诊断肿瘤后,大约50%以上的患者会发生焦虑、抑郁,就连家属都会有很高的抑郁比例。一旦陷入焦虑和抑郁情绪,整个生命状态都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我们更需要将治疗理念从“治疗病人的肿瘤”,转变为“治疗带肿瘤的病人”。(李洋)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