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对“差钱买票”骗局束手无策

核心提示: “我的钱包丢了,要买火车票回家,帮帮我,能借我点钱吗?”这是北京南站近来常常会发生的一幕。

不能对“差钱买票”骗局束手无策 

“我的钱包丢了,要买火车票回家,帮帮我,能借我点钱吗?”这是北京南站近来常常会发生的一幕。记者调查发现,这是北京南站最近出现的专向路人要钱的“差钱族”行骗团伙。他们穿着光鲜,往往谎称钱包丢失买票差几元或者几十元钱。

类似“差钱族”,在街头、广场、车站等地时有所见,由于索要金额不多,又是“救急”所需,不少人出于恻隐之心伸出了援手,却往往落入了骗子的陷阱,让善心受到蒙蔽,也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

此类骗局,虽然每次行骗金额并不大,从区区几元到几十元、百多元不等,造成受害者的经济损失较小,受害者也因此放松了警惕心,即便事后意识到被骗也常常不予深究,但并不能因此放松对此类现象的重视和治理。尤其是在地铁车站等人群密集、流动频繁的公共场所,行骗团伙长期驻扎,团伙作案,不但扰乱了公共场所管理秩序,破坏了城市文明窗口形象,侵害了公私财产安全,冲击了社会的信任体系,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而且累计骗取金额很可能早已“数额较大”,突破了2000元的刑事诈骗立案标准,构成犯罪,应给予刑事制裁。

但长期以来,在对“差钱买票”骗局的打击治理上,“取证难”让有关部门感到难以下手,缺乏拘留等强力威慑手段,以致怠于监管,甚至睁眼闭眼,听之任之。这也是“差钱买票”骗局始终泛滥不绝的原因之一。诚然,车站等不特定人流汇聚、来去频繁的交通枢纽地带,要抓到案件现场、固定诈骗证据确实非常困难,但也并非无计可施,要想方设法,灵活运用各种现代科技设施和监管执法方式,而不能“守株待兔”或坐等受害者上门报案,更不能束手无策,任由诈骗违法犯罪现象在眼皮底下不断上演。

这样说,并非站着说话不腰疼。试想,既然记者通过临时的现场调查暗访,就可以发现一起起“差钱买票”骗局,为什么长期以来车站保安、工作人员不能明察秋毫并积极阻止、举报?是没有发现,还是见怪不怪、视若不见?而且,车站等公共场所的监控设备往往让不法分子无所遁形,为什么不能加以有效利用呢。

即便,保安协防、警力查控、监控取证等这些措施都效果不佳,那车站等有关部门也完全应该本着保护消费者知情权和旅客财物安全的宗旨,不断通过车站广播、宣传告示等方式,时刻提醒广大旅客注意防范“差钱买票”等骗局,不要轻易相信“丢钱包”的谎言,让骗子没有猎物可以下手,并明确旅客如果确实遭遇困难的,可以求助车站相关部门。而一旦骗子经常“求助”车站,等于自投罗网。 

责任编辑:张钰婷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