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鼓与呼——写在《丹阳日报》创刊60周年之际

核心提示: 丹阳日报,从1956年4月1日正式出版到现在,已经整整走过了一个甲子。

12     

丹阳日报,从1956年4月1日正式出版到现在,已经整整走过了一个甲子。

今天,当我们乘上电梯,站到10层高的丹阳日报大楼上,眼看一代新人在现代化的电脑桌前忙碌着,联想到印刷厂那四色胶印机的高速飞转,数万份报纸似潮水般从出报口列队而出的情景,愉悦和温馨之情油然而生。啊!报业大踏步前进了!在改革开放构建和谐社会中,丹阳日报闪耀着夺目的光彩。

回首往事,报业初创时的一些鲜为人知的事迹历历在目,采撷一二,以此志念。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国泰民安,百业兴旺,社会主义建设高潮蓬勃兴起,江苏省委决定各县办报。

在省、地、县委的重视下,各县相继派员到省培训新闻干部,成立班子,筹划办报。我有幸自始至终参加了《丹阳报》前期(指五、六十年代)的编采工作,现把一些鲜为人知的史料采撷如下:

■一间民房里起步

1956年4月1日,《丹阳报》在白云街33号一间民房里诞生了,这是中共丹阳县委主办的第一张报纸。这一天,也是我加入新闻队伍的第一天。

这33号民房坐落在原丹阳师范与白云街小学之间,这幢房屋共三进带一披屋,进门第一进东侧是报社,面积不足20平方米,大门里还有团县委、检察院、工业部和广播站筹建组,五个单位各占用一、二间房子,几十名干部朝夕相处,每天早晨六点早读(学政治),七点钟一起到中兴路2号县委食堂用餐,上下午各有一次工间操,同志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其乐融融。

办报第二年,因为办公用房拥挤,报社搬迁至新民路194号,刚好在民生印刷厂斜对面,这幢房子似一个家族的公用房,大门外墙上有“新民路一九四号”碗口大的黑字,不知何年何月何人所书。大家动手打扫下,没有粉刷更无装修就搬了进去,正房做了大办公室,似乎宽敞多了。

■两分钱一份报

《丹阳报》开办时是八开两版,五日刊,每份定价两分,月价一角二分,工农群众买得起。发行份数由开办时的四五千份增加到一万多份,交邮局征订、投递,全国各地都可订阅。

后来,随着形势需要,丹阳报》由每五日一期改为三日一期、隔日一期,给丹阳邮局投递带来很大压力,他们一直把发行党报作为头等政治任务,外地订户散落在全国各地,邮局职工不厌其烦地一张张卷好,贴上收件人地址、姓名的标签并及时寄出。俗话说,家书抵万金,当在外地工作的丹阳人喜读带有乡情亲情的家乡报后,给报社来信,热情表扬邮局为他们不断寄报传递家讯,邮局职工也分享到一份快慰。当时邮局发往县外的报纸有一百多份,其中有些是分散在祖国各地的丹阳籍现役军人和干部、职工。

■三件贵重家当

丹阳报社有三件在当时可以自豪的家当,就是一辆自行车、一部捷克产照相机和一台五灯收音机,这是县级机关中其他部委所没有的,主要是出于新闻工作需要,所以,报纸一开办,县委就特别批准,同意购置了这“三大件”。

一辆自行车要有公事、采访任务才用,有专人保管钥匙。

照相机上面带闪光灯设备,是用一种特殊的灯泡发光的,一按快门就“啪咄”一声放出强光,同时冒出一股青烟,报销一只灯泡。所以,外出采访要带好几只灯泡。汤荣发同志学会了洗印照片,后期的照片都是他在报社自己洗印的。

■一天四十来篇群众来稿

报社一成立,县委就要求全党动手办党报,报社做到开门办报,热情欢迎工农通讯员投稿,并建立了投稿通道。读者给报社的所有稿件、信件,不必贴邮票,全部“邮资总付”,由报社按月与邮局结付。

从县委的常委到部、委、办、局、社、村干部中,涌现了一批写稿积极分子,我们从中聘请了一批通讯员和特约通讯员,群众来稿、来信十分踊跃,每天可收到二十多件,多的时候一天有四十多件,往往是不等邮件送上门,报社工作人员就直接去邮局取回,大家忙着拆信看来稿,把来自基层的新鲜材料及时编发到版面上。

为了贯彻开门办报精神,报社要求人人做通联工作,与通讯员交朋友,并硬性规定来稿必复,坚持每篇来稿在登记时即开出三联单,第一联为用稿发排单,第二联是专门答复作者的,第三联为存根。编辑可以在第二联上面写简明的附言,如答复来稿留作参考;或者是不采用了,敬请原谅;或者是组织稿子,提出要求,由会计及时寄给作者。

■五名年轻人开创报业

《丹阳报》开创时,由县委从组织部、宣传部、文化馆、学校、财政局各抽调了一名干部,他们是:朱广盛、耿志成、汤荣发、陶伯安、王惠丽,朱广盛是负责人,大家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干部,以后又陆续增加到十多人,并先后任命黄奎、耿志成为副总编。(注:前期报社总编(负责人)有三人,即朱广盛、黄奎、耿志成。)县委十分关心这支队伍的成长,规定我们参加县委中心组的学习活动,报社负责人列席常委会,编采同志每周数次与县委领导到干校同窗共读,由班长任海带领我们学政治、学文化,委派我们参加县委工作组,轮流下乡,入村入户蹲点、采访、劳动锻炼,促使这支年轻的新闻队伍不断进取,茁壮成长。

■六改报头

《丹阳报》从创刊到复刊,总共请五位领导和书法家题写过六次报头字,这些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书法奇葩,似六朵金花。

先后为《丹阳报》题名的有:县政府会计、书法家孙捷先;镇江专员公署专员高俊杰;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胡乔木。

1989年复刊后,又有两位领导和书法家写过三个报头字:中共丹阳市委书记昌万海书写了《丹阳市报》;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尉天池书写了《丹阳报》、丹阳日报》。

其中尉天池书写了两次,第一次用了“丹阳报”三个字,后来又为日刊再写了“丹阳日报”,总共五个人书写了六个报头。

■领导支持

县委领导十分重视党报,把它作为宣传政策、了解下情、交流经验、指导工作、与民沟通的重要渠道。

创刊号上,时任县委书记的薛晓春,就写了“全党动手,办好党报”的创刊词,指出“丹阳报已经出版了,我们一定下决心办好它……必须贯彻‘全党办报’的方针,要求全党、全县人民,特别是农业社的干部,关心它、爱护它,经常为它写稿,提出批评;时时学习它,运用它,并认真做好发行工作。”——引自创刊号。

一九五八年,县委在人民电影院主持召开了“大鼓干劲、大动脑筋、大写文章”的动员大会,号召全县干部群众为报纸、广播投稿和反映情况,县委常委们也预订了发稿计划,轮流为报纸撰写社论、评论。

在县委的重视下,一大批干部和群众为报纸写稿,并把发行报纸作为应尽义务。宣传部、生产合作部、各乡党委都踊跃投稿。

■农民爱读

当时,丹阳属农业县,大部分读者在农村,工商业还不发达,农村、农业、农民自然成了县委的工作重点,也是报纸关注的重点、记者活动的重点。

为了面向农村,贴近百姓,《丹阳报》在以下几方面作了努力——内容: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刊出农民所需的有关农业政策、种植规划、农业科学、农家事、种田经、生产进度等等信息。

字体:采用与手写相似的正楷,字号采用老五正(比新五正大些),不用宋体,以便农民阅读。

文章:通俗易懂,要求识字(小学毕业程度)的人看得懂,不识字(当时农村正在扫除文盲阶段)的人听得懂,这是编采人员必须遵守的规则。

■在民生印刷厂印报

坐落在新民中路的地方国营民生印刷厂,是人民印刷厂的前身,有二十多个职工,厂长姓秦,报纸采用活字排版平版铅印,经常为报纸拆字排版的师傅有张、俞、蒋、马等。开始,一张八开两版的报纸要排三天左右,后来出四开四版,印刷厂的拆排任务更为繁重,工人十分辛苦。如果报社要在拼好的字盘上撤换稿件,印刷工人总是任劳任怨,经常通宵达旦拆字拼版,他们把排印《丹阳报》作为政治任务,努力抢时间、保质量,及时出版。

■复刊再创辉煌

三年自然灾害,天灾人祸,造成纸张奇缺,报社到处求援,买来灰色的再生纸印报,由于纸中杂质多,竟把铅字轧瘪。好不容易向镇江大东造纸厂求援到两件滚筒纸,花了九牛二虎之力运到丹阳,裁成对开大小的一张张本版纸,然后上机印报。在这纸张紧缺、经费困难的情况下,省委决定各县县报暂时停刊,人员保留在宣传部门,当时已办成隔日刊的丹阳报社同仁,在1961年2月11日的第667期报上,发布了“本报停刊”启事。耿志成、汤荣发、陶伯安、钱兆荣、吕兰珍、柳娟宝、王所法、茅润康、邝国、李丹等在职人员,一起拍过合影后互相言别,都寄希望于报纸早日复刊。

一别28年,改革开放给县报复刊营造了良好的政治氛围,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1989年春天,在丹阳市委的重视下,经省新闻出版局和国家新闻出版局等单位的批准,这张党需要、百姓爱读的《丹阳报》,于同年2月复刊了。

这年年初,报社在市委的支持下,以最快的速度,任命了报社领导班子,招聘了一批年轻的编辑记者,并开展业务培训,得到了全市企事业等单位的无私援助,文教印刷厂承担了印报任务,以后报社又自办印刷厂,引进电脑排版和胶印设备。报社拓宽了经营渠道,实现了办报、经营两个轮子一齐上的新局面,使报业走上了光辉灿烂的康庄大道。

注:以上内容,还望老报人和知情者核对,如有疏漏,恳请与作者联系补正。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