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篇关于“望春”的童话:望春花是一个追求光明的少女,春天就是她理想的王国。肃杀的严冬使她发愁,料峭的风寒使她颤栗,她决定独自出发,向天涯海角寻觅春天。跋涉了无数山水,饱尝了无限苦辛,当她听见南国的燕子送来第一声呢喃,冬眠的蜇虫打了第一个呵欠,她知道自己的愿望快要达到,激动得发狂,立刻在寂寞的大地上,展开惨白的笑靥,报告了春天的消息。于是风暖了,草绿了,花开了。
这是一个十分动人的故事。
凑巧,我手上的《丹阳日报》与此可以一比:《丹阳日报》创刊于1956年4月,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丹阳报停刊。到改革开放后的1989年,丹阳报复刊,更名为《丹阳市报》,好像也叫过《丹阳报》,后来更名为《丹阳日报》,由于报社同仁领导的努力和广大读者的支持,经上级新闻出版部门领导严格评估论证,《丹阳日报》成为镇江市惟一合格并获得保留的县市报。报纸的兴衰命运紧扣时代的变幻风云,有一点不变的是———始终作为党的喉舌,上通大政方针;反映民众的心声,下接百姓地气。
也就从丹阳报复刊那个年代始,生于斯长于斯的我,就一直与她不离不弃,终始厮守,了解市委市政府建设丹阳的规划进程,关注丹阳民情风俗,积攒丹阳历史文化。在我一个普通读者的眼里,恰如童话里那个“望春”的使者,《丹阳日报》反映社会和谐的剪影,表现市民的幸福指数,踽踽独行,不断攀登,传播正能量,高歌主旋律。当我们丹阳的建设得到百姓的赞誉,丹阳的进步在全国百强榜上有名时,《丹阳日报》激动着,心跳着,欢笑着,呼唤着……“造物无言却有情,每於寒尽觉春生。”《丹阳日报》,教我如何不爱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