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的“钱袋子”,你守得住吗?

核心提示: 老年人保健市场鱼龙混杂,五花八门的营销招数让老年人眼花缭乱,一些欺诈行为防不胜防,很多老年人的养老钱因此打了水漂。

4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保健意识逐渐增强,随之而来的则是老年人保健品市场的活跃。不过,老年人保健市场鱼龙混杂,五花八门的营销招数让老年人眼花缭乱,一些欺诈行为防不胜防,很多老年人的养老钱因此打了水漂。实际上,除了各式各样的保健品消费,在形形色色的各类投资陷阱中,老年人往往也是首当其冲。

【案例一】“赠品”诱饵携手高科技“幌子”

去年5月4日,我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接到陈先生投诉称,他于4月20日在市民广场收到自称为“颐圣堂·读者生活馆”一位名叫李家富的工作人员派发的一份《老年周报》,李称可以免费赠送半年的《老年周报》,并抄录了陈先生的联系电话。几天后,陈先生接到李家富的电话,让他去某商务宾馆开会。会场上,组会人员向陈先生免费赠送了一瓶黄酒并让陈先生去丹阳某大酒店集中听取讲座。在听取讲座期间,工作人员向群众介绍推荐其产品(据称可以降低血压),每组三件产品,总价合计5000多元,其中激光治疗仪2000多元,保健品2000多元,一只茶杯价为1000多元。现场有人表示价格太高,后经多次协商,一套激光治疗仪和保健品的售价为2680元。工作人员称,两组为一个疗程,其中激光治疗仪只能给一个人使用,因陈先生有高血压,当场订购了2套产品,总价5260元整。当天回家后,陈先生感到有点蹊跷,意识到可能被骗了,非常后悔,多次电话与供销人员联系,对方不接,因此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

【案例二】“高回报”投资下的集资陷阱

去年9月底,本报民生版面刊登了《数十位丹阳大妈被诓“集资陷阱”》一文,叙述了来自我市的数十位老年人被镇江某房产公司的“高回报”集资所迷惑,从而惨遭欺骗。按照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约定,投资后每过5天,公司会返还一部分钱,一个月之内将本金全部返还,再往后,只要拿钱就可以了。这家位于镇江名为“涌全”的房屋开发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投资者,集资是以“单”来计算的,一单5000元,每人最多可购买5单。

如此诱人的投资回报率下,市民王女士便购买了一单,据王女士反映,来自丹阳的数十位老人总共投资了大约30万。没想到,两三次返还后,这家公司便销声匿迹了。王女士等人随即报警。王女士称,做这种投资完全是被“高回报”的噱头所迷惑,希望能钱生钱,让晚年生活过得更好,殊不知,不法分子正是利用了老年人这一心理,给老年人画出了一张美丽的“大饼”。

【案例三】“真感情”背后的“中间人”骗局

家住新民东路的市民陈大妈去年年底被骗走了所有的积蓄。原来,陈大妈家附近有个银行,陈大妈经常在这里办理业务,时间长了便和里面一个工作人员走的很近,年复一年,这位职员见到陈大妈总是嘘寒问暖,陈大妈对其也是愈发的信任。直到有一天,这位职员向陈大妈透露了一个投资的途径,经由这位职员之手,将陈大妈的钱拿去放贷,安全绝对有保障,因为贷款者将一本房产证抵押在陈大妈手里。陈大妈再三考虑选择了相信她。没想到,这数十万元的全部积蓄此后却是一拖再拖,再往后,陈大妈起了疑心,将这本房产证拿到房管处鉴定,却不料是假的,随后这位职员也从银行离职,陈大妈绝望之下选择了报警。

【老年人为何容易上当受骗?】

1、从认知能力来说,老年人接受信息时,通常是别人说什么就相信什么,特别是来自“权威专家”的声音;

2、老年人的信息处理能力比较弱,一些保健品销售商正是抓住了这一弱点,对他们进行信息轰炸;

3、很多保健品对某些疾病只有辅助治疗作用,销售者在宣传中常常将其当作治病的药物来宣传,以此误导老年人;

4、老年人渴望亲情,这份心理往往被人利用。先谈感情,动辄小恩小惠,嘘寒问暖,后谈产品,其结果往往是导致老年人被忽悠。

【老年人受骗的主要形式】

1、利用“赠药”、免费试用”等促销手段引诱老年人上当;

2、打着高科技的“幌子”上门推销,老人往往不能辨别真伪;

3、打着“名医会诊”旗号,用虚高的检测结果吓唬老人购买、服用保健品;

4、通过“免费旅游”等手段吸引老人,让老人觉得过意不去后购买产品;

5、利用老人渴望亲情心理,经常嘘寒问暖,熟悉之后软磨硬泡让老人上当。

从我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处理情况来看,这样的投诉往往是既没发票又找不到人,更找不到店铺,被投诉对象不明确或无法找到具体人员,有关部门也无法受理,即使受理,处理难度也很大。

【老年人防骗手册】

1、一定要到信得过的商店、超市或者保健品专卖店购买保健品,查看对方营业执照、许可证原件等,以免买到假货和高价保健品,危害身心健康。特别注意,对那些临时住宾馆、租用房屋进行产品宣传和销售,切记不要购买,再大的诱惑都不能上当,因为,这样的交易行为天生就埋下了隐患;

2、老年人购买保健品时,不要轻易相信虚假宣传,要认真阅读说明书,注意查看批准文号,可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网站核查真伪;

3、通过媒体或网络等途径选购保健品时要谨慎,可以通过有关部门查询相关组织的合法性,以免上当受骗。购买保健品时,要留意保健品标志为天蓝色图案,下有保健品字样,俗称“蓝帽子”,如果没有,则不是保健品;

4、保健品不是药,一个正常人,只要通过合理的膳食营养就够了。要相信科学,身体不适,请及时到正规医院诊疗;

5、不要相信有免费的“午餐”,不要贪图小利。许多老年人起初有一定的防范心理,但容易被小恩小惠迷惑,再经过推销人员的“洗脑”,现场气氛的、烘托,往往禁不住诱惑,导致上当受骗。

(马骏)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