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癌症日”呼唤健康生活方式

核心提示: 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设立世界癌症日显示出全球共同攻克癌症的决心与期盼。在中国,癌症已成为疾病死因之首,且发病率和死亡率还在攀升,对公众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据统计,中国去年有280多万人死于癌症,平均每天7500人。

据联合国网站3日消息,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设立世界癌症日显示出全球共同攻克癌症的决心与期盼。在中国,癌症已成为疾病死因之首,且发病率和死亡率还在攀升,对公众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据统计,中国去年有280多万人死于癌症,平均每天7500人。

虽然我国人口基数巨大,但一年280多万人死于癌症,平均每天7500人,且患癌人数及癌症相关死亡人数每年都在快速增长的现实,还是令人触目惊心。而真正悲剧的,是这些癌症大多并非“不请自来”,而是可以预防的。正是疾病预防工作没做好,使得可干预危险因素没有得到干预,并不断积累和侵袭人体健康,最终从量变到质变,导致癌症发生。

这些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很重要一部分就是个人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俗话说,“病从口入”,吸烟、酗酒、不良饮食以及懒惰、缺少运动等不健康生活方式,大大增加了罹患癌症的风险。正如广告词说的“吸烟有害健康”,吸烟是罹患肺癌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有超过3.15亿烟民,因肺癌导致的死亡已占国内癌症死亡的30%,情况令人堪忧。除肺癌外,胃癌、肝癌、食道癌和结直肠癌、鼻咽癌等,这些我国最常见的癌症,其高发“元凶”也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比如,许多食道癌病例与热烫饮食有关;吸烟、酗酒、夜宵、腌制食品等都是诱发胃癌的因素;广东人以前爱吃咸鱼,导致鼻咽癌多发;不少一下班就躺坐在沙发上边看电视,边吃零食的“沙发土豆”,不但会不断发胖,还会导致脂肪肝,进而演变成肝硬化乃至肝癌。

因而,多吃水果蔬菜杂粮的平衡饮食、减少吸烟、饮酒适量、积极锻炼身体——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大幅降低各种癌症风险的基本手段。此外,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各种癌症的也至关重要。比如鼻咽癌早期,五年存活率可高达90%以上,即便号称“癌症之王”的肝癌,早期发现并得到疗治的,生存率也会大大提高。

虽然医学水平日益发达的今天,再说癌症是“不治之症”并不客观,但人类仍未攻克癌症也是事实,癌症病魔每年夺去千万人生命的无情现实,更令世界难堪。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世界癌症报告》中曾称,2012年中国癌症发病个案几乎占了全球一半,高居第一位,作为“癌症大国”的中国来讲,防癌抗癌的任务尤其艰巨。在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加大医疗救助社会保障的基础上,要着重提高全社会认识,从国家宣传层面到民众意识深处,高度重视癌症的可干预危险因素,宣扬、推广和普及健康卫生的生活方式,积极做好癌症的预防、检查和早期治疗工作,有效减少各种癌症的发生,并提高癌症治疗的预后性,减少死亡,挽救生命,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

但知易行难,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并非一日之功,除了现代人工作节奏紧张、竞争压力大等因素外,往往还植根于一个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拿烟酒文化来说,不仅仅是饮食习惯问题,其早已浸润到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之中,交际、办事、应酬和各种喜庆场合,往往都离不开烟酒茶饭的“助兴”,哪怕喝坏了胃,也不能喝坏了“感情”,否则将脸难看、事难办。烟酒俨然成为交际场上的“硬通货”。因而,要养成民众健康生活方式,提升防癌抗癌意识,遏制癌症高发多发,改变“癌症大国”窘境,促进全民健康长寿,移风易俗工作同样不可或缺。而在中央反“四风”、反腐败工作不断纵深推进的背景下,相信也有助于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的早日形成。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