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勇士柴汝耕二三事

核心提示: 1937年底,上海、南京及苏南全境沦陷,日军进犯沿途,狂轰滥炸,烧杀淫掠,无恶不作,当时的丹北人民同样淹没在火海和血泊之中,人民陷入了灾难的深渊。

1937年底,上海、南京及苏南全境沦陷,日军进犯沿途,狂轰滥炸,烧杀淫掠,无恶不作,当时的丹北人民同样淹没在火海和血泊之中,人民陷入了灾难的深渊。

1941年,16岁的柴汝耕听从地下党的召唤,在其兄柴汝奎参军抗日、随同粟裕部队转战南北的影响下,毅然决然地投身革命,参加了后巷当地的“青抗队”。

丹北地区位于京沪铁路与长江之间,处于交通枢纽的战略要地,也是敌我必争之地。1943年3月,敌伪大规模地在丹北地区进行军事“扫荡”,企图寻找并一举消灭我军主力及一切抗日力量,在实施“清乡”的计划中,集中兵力强占重要点线,昼夜不停地实施梳篦式、拉网式的清剿,当时铁路、长江和公路交通全由敌伪控制,境内敌伪据点密布。

为了对付敌伪的“清乡”,我军主力向外线转移,以打击钳制敌人,留下少数党政人员以精干武装在“清乡”区内进行反伪化、反投降的斗争。处于相对劣势的情况下,既不能采取消极、单纯的坚持,又不能试图立即推翻、粉碎敌人的现有统治,要完全彻底打破敌人的“清乡”企图是困难的,斗争十分艰苦。我方决定由建立游击根据地转变为长期隐蔽、积蓄力量,坚持小型武装斗争和地下党合法斗争相结合的方针,开展了群众性的反“清乡”宣传运动、破坏公路交通运动、游击和锄奸运动,有力地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

镇澄公路是横跨丹北的主要交通要道,留下隐蔽坚持抗战斗争的柴汝耕等人接到任务时,主要是选定埤城与孟河区间的公路桥梁进行破坏,敌军的车辆时常被卡在公路中遭我方突袭。另外有条自高桥至界牌的土公路,途中架设了许多木桥,此条道直达江口,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日伪在高桥构筑碉堡及军事基地,日军及伪保安大队重兵把守,沿路还设有多个碉堡,同时新四军在界牌设有江南指挥部。

如何破坏此段交通,当时地下党进退两难,若不切断交通,日伪将畅通无阻,大肆扫荡;若在敌人眼皮底下捣毁几张木桥,虽不在话下,但路边的老百姓将立即遭殃。柴汝耕与地下党人王福根再三商量,决定巧施计谋,以达目的。他们发现,土公路是从农田中堆建的,当时大潮汛即将来临,于是他们将多块田头水沟引至路基,使公路受潮水浸泡后将泥泞不堪,同时他们将一张木桥的支撑点拆除了几块砖,让其受力时,木桥倾斜。随后,看到敌军的卡车走上桥时,车辆侧翻了,好不容易退出。另外途经新桥段的土公路,白天老百姓被迫筑建,晚上老百姓又偷偷地扒掉,这样,使得敌军的车辆再也没能驶上这条道,此公路始终未能派上用途。

敌情侦查也是地下党人的主要任务之一。有次柴汝耕受命进入高桥的日伪碉堡打探军事设施情况,他即利用村里派出的“民工”身份作掩护,由日军碉堡中的内线接应带入碉堡内为修建浴室做小工,早上一进入工地,看到的情况让他震惊,碉堡周边的防御很周密,也十分敏感,当时有两位挑菜的生意人走过碉堡旁歇下片刻,即被日伪兵放出狼狗将两人活活咬死,惨不忍睹,可见戒备森严。某天,柴汝耕装作为浴池加入近二十担水,发现浴池中有三十几双拖鞋,他心中对这里通常蹲守的敌兵数量有了知晓。下午,柴汝耕向翻译提出活计已干完,没带干粮未吃午饭,能否早些下工。

翻译带他进办公室向鬼子小队长报告,并关照他要行大礼。柴汝耕乘机进入内部,看到有两挺机枪,同时看到有鬼子兵正用步枪向外射击。柴汝耕装作好奇地问翻译,这“”枪声在打什么,翻译告诉他这是在与尧巷的碉堡对射示威。打探到碉堡中的这些情况,他及时报告了地下党组织。

1944年,组织上将柴汝耕化名“陈洪”秘密入党,继续坚持留守敌后斗争,为分化瓦解敌人的阴谋,为服务于新四军的南下北上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