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69年前由丹阳钟氏编修的《钟氏宗谱》,在外漂泊多年后,最近被我市钟姓市民从无锡“请”回丹阳。经考证,该家谱对于研究钟氏历史文化和家族繁衍变迁有重要价值。这些天来,家谱收藏者钟正云心情非常激动,有了这部家谱,丹阳钟氏的千年家族史可以延续下去了。
钟正云告诉记者,他多年来有许多疑问,钟氏家族“根”在哪?如何落户丹阳?自己又是哪一代?然而,由于老家开发区陈巷村《钟氏宗谱》早已被毁,一直无法获得答案。今年7月,在我市姓氏文化研究会有关人士的帮助下,钟正云获得了现藏河北大学图书馆的1917年版《钟氏宗谱》复印件,于是着手开始续谱。但由于年代久远,该版本很难衔接。经多方打听,钟正云获悉无锡一位收藏爱好者保存着一部1946年版《钟氏宗谱》,于是专程前去借阅。鉴于钟正云为续修家谱不遗余力,家谱原属丹阳,无锡藏家索性把收藏多年的该谱转让给钟正云,促成其“回家”。
记者看到,这部家谱共有16卷22册,线状宣纸木刻本,保存完好。家谱卷首扉页有“民国岁次丙戌年重修”、大宗堂藏板”字样,为丹阳《钟氏宗谱》第16修本。监修人钟麟在序言中写道,其父、兄分别主持了清光绪癸未版和民国丁巳版家谱续修。抗战胜利后百废俱兴,各地再次兴起续修家谱之风,族长钟富钊首先倡修兼任主修,不幸未成而病逝。
这部家谱目录后有“桐井一脉,万派同源,文章华国,翰苑名家”16个大字,揭示钟氏的起源和主要历史名人的地位。家谱画像部分有许多名人,如三国时期著名书法家钟繇、南朝著名文学批评家钟嵘、唐代著名书法家钟绍京等。保存了多份封建王朝的诰命和敕文。俞伯牙和钟子期“高山流水识知音”的传奇故事也在家谱中有记载。
那么,钟氏是如何迁居丹阳的呢?《钟氏宗谱》“世居迁徙目录”记载,钟氏源于商朝末年的微子启,故地在河南归德。后来,微子启后人州黎在长沙当官,钟离昧次子居颍川长社,其家族开始以钟为姓。
西晋末年,长社人钟雅(钟繇之弟)任汝阳令,后扈从晋元帝司马睿南渡建业(今南京),成为江南钟氏始祖。南朝著名文学批评家钟嵘是钟雅7世孙。
五代十国后唐时期,钟嵘的15世孙钟敏是江宁桐井人,迁居曲阿(今丹阳)广济桥,入赘葛家,成为丹阳钟氏始祖,并繁衍形成钟家巷。南宋时期,钟敏的9世孙钟任从钟家巷迁到练湖附近皇甫庙旁的黄庄(今司徒黄庄村)。此后,钟氏在丹阳繁衍,发展到陈巷、廖家墩、西麻、楼下、赵达、北庄等村和延陵、吕城等镇,并迁徙至丹徒、句容、金坛、常州、苏州、嘉兴等地。至1946年《钟氏宗谱》告成,钟氏从钟敏起已繁衍至38世。
钟正云告诉记者,《钟氏宗谱》经颠簸流离后回到丹阳是一大幸事,它是研究钟氏历史和地方文化的珍贵文献,今后他将团结和发动丹阳钟氏族人,将家谱续修下去,将钟氏千年谱牒文化发扬光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