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胡云海:与日军周旋十年
【人物档案】胡云海,1918年出生,胡桥人,1935年在上海被抓壮丁,加入国民党队伍,曾经历大清河会战、忻口会战等多次战斗。抗日战争胜利后,他请假回乡探亲,之后便一直在家务农。
今年已98岁高龄的胡云海家住胡桥,因为家境贫困又识字不多,1935年,17岁的他独自一人来到上海做学徒,不久便被国民党抓去做壮丁,后至47师27团团长李逢春处当勤务兵,此后便一直追随李至抗日战争胜利。
从1935年到1945年的这十年,胡老跟随国民党部队,从河北一路转战到山西,印象最深的便是1937年的忻口会战,这场会战也是太原会战的五场战役之一。
1937年9月底,日军在平型关遭到八路军115师重创后,集结在山西代县附近,准备拿下忻口,直取太原。于是国民革命军陆军第9军军长郝梦龄便率部队先期到达了忻口前线,在卫立煌司令的统一部署、指挥下,10月11日,忻口战役打响。在日军以飞机、大炮、坦克等精良武器装备,组成“立体战争”的密集火力网,疯狂向忻口阵地猛攻下,郝梦龄亲临第一线指挥作战,在敌人火力准备时,他指挥部队躲入掩蔽部,待炮火一停马上冲上阵地,用步兵武器狠狠地打击日军。次日,敌我双方步炮兵主力在忻口两北、南怀化东北的204高地上,展开了激烈的拉锯战,一昼夜易手13次。
在上海、太原陷落前,国民党军的战略重点放在打单纯的正面防御战,与日军硬拼消耗。但在敌强我弱态势下,国民党军在消耗敌人的同时,也更多地消耗了自己。据资料显示,截至1937年12月12日,国民党军“前线将士伤亡总数已达30万以上”。在如此严酷的现实下,国民党军调整了此前正面拼消耗的战略指导,提出“以游击战配合正规战”的新战略。
因此,在太原会战之后,胡老便跟随国民军在河南一带开始了游击“生活”。
1945年8月15日,中国经过艰难的8年抗战,终于取得了胜利,当时身在河南的胡老立马请假回家,之后便一直在家务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