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村民介绍新丰战斗
本报记者在新丰战斗旧址采访
新丰战斗旧址上的碉堡枪眼
反映新丰战斗的木刻版画
1938年7月1日发生在丹阳的新丰战斗在新四军战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但是新四军在丹阳发动的第一次对日寇作战,也是新四军在江南地区的第一场攻坚战,对于鼓舞抗战斗志具有重大作用。近日,记者来到了当年战斗的旧址,重温了军民团结,打得日寇落花流水的那个夜晚。
>>旧事重温:
一场战斗彻底粉碎“不可战胜”神话
1937年12月日寇占领丹阳后,由于国民党军队早已撤退,地方自卫武装力量薄弱,一时不能对侵占丹阳的日军形成威胁。因此,占据丹阳的日军气焰嚣张,尤其是盘踞在新丰火车站的一队日军,仗着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更是经常烧杀抢掠,无恶不做,附近百姓苦不堪言。这种局面在新四军挺进敌后,来到丹阳后发生了改变。
市史志办党史专家赵卫宁介绍说,1938年春夏之交,新四军建立了茅山抗日根据地。6月20日,新四军指战员带着1支队司令员陈毅给管文蔚的亲笔信,来到丹阳找到组织抗日自卫团的管文蔚。双方一致商定,要狠狠教训新丰车站的日军,打击其嚣张气焰,并当场初步拟定了作战方案。
新四军在经过前期周密侦察后,查明了日军兵力部署,决定采用夜袭,速战速决。总攻前夕,管文蔚率抗日自卫团和群众350多人,破坏镇江至新丰和丹阳至新丰的铁路各一公里,并挖断镇澄公路,捣毁了电话线,切断了新丰之敌与镇江丹阳的通信联络和驰援通道。
6月30日下午,担任主攻任务的新四军1支队2团第1营全营隐蔽接近至新丰车站东南18里的东冈。7月1日夜10时许,部队进入新丰车站的主攻位置,深夜11时,新四军对新丰车站内的日军发起突然攻击。此战由一连担任主攻。攻击开始,新四军一位大个子班长端着机枪冲进门堂,不料子弹卡壳;副班长田广秀扔出一颗手榴弹,也未炸响;接着连长彭寿生扔进去一颗手榴弹,爆炸声惊醒了楼下本来毫无戒备的敌人。敌人立即在各房间分布数名士兵与我军对抗,楼下门口设数名士兵防守,双方形成对峙状态。过了一会儿,十余名日军持枪冲出,嗷嗷叫唤着,想以白刃战突破我军包围。一连战士在彭寿生率领下,舞动大刀奋力砍杀,十分钟后,这批日军全做了刀下之鬼。日军见势不利,像缩头乌龟一样坚守不出,顽强抵抗,妄图固守待援。
为速战速决,我军立即对敌人实施火攻,并将两桶煤油点燃。担任掩护的部队集中火力,封锁敌人的窗口,掩护突击组接近敌营房,施放大火。转眼之间整个楼房成为一个巨大的火场,一个半小时后战斗胜利结束,全歼车站守敌58人,彻底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故地重游:
战斗旧址见证丹阳抗日“第一战”
77年后,记者探访抗战路,重新来到新丰战斗旧址——新丰车站。这处遗址位于开发区晓星村委会附近黄泥坝自然村,是一座用石块砌造的两层小洋楼,非常坚固。遗憾的是,这座小洋楼早就废弃,窗户也被堵上,成了一座空房。随行的史志办专家赵卫宁告诉记者,这就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新丰火车站,既可作为火车站的办公设施,又是日军修建的坚固的军事设施。所有的窗户都不大,遇到战事即可作为枪眼。而在这座洋房的南侧,还有一座标准的圆形碉堡,几个矩形枪眼保存完好。虽然枪眼上已经布满了蜘蛛网,但仍让人感到不寒而栗。记者也从当地村民口中证实,新丰战斗旧址西侧道路位置,原先的确为铁路。
今年71岁的蒋寿材是车站附近的蒋甲村人,他小时候听村里人说,夜袭新丰车站当晚,战斗异常激烈,附近村子的老百姓看到火光冲天,新四军声势浩大,也是因为这个原因,附近据点的鬼子因为摸不清我进攻部队的虚实,都不敢在第一时间赶来救援。蒋寿材指着车站旧址一旁的一条南北向的水沟说;当时的铁路线就在这个位置。”赵卫宁介绍说,当时的新丰车站虽小,但它是镇江、丹阳之间大运河与京沪铁路的交叉点,为重要的交通枢纽。1937年12月日军分三路攻入丹阳,其中一路就是从这里经过到达练湖,制造了骇人听闻的魏家村大惨案。由于战略位置重要,日军派第15师团淞野联队广江中队的一个小队在新丰车站驻守,以保证铁路与水路的畅通。
新丰战斗之前,驻扎在这里的日本兵有一个小队,但他们晚上并不在车站里过夜,而是在距离车站西南方大约一百米的一座学校里住宿。夜袭新丰车站的战斗实际上是在那所学校里进行的。
赵卫宁告诉记者,新丰车站战斗是新四军挺进江南后,继韦岗和竹子岗战斗后的第三次战斗,是在丹阳境内打的第一场仗,也是第一场攻坚战和运输线上打的第一场破袭战。这次战斗打击了日寇不可一世的嚣张气焰,以极小的代价成功实现了多个作战目标。在主力部队进攻新丰车站的同时,地方抗日军民向南向北各扒掉了日本人一公里的铁路,使得日军交通运输中断了一个月之久。新丰战斗之后,受惊的日本人重新加固了新丰车站,使之成为了一座大型碉堡,日本兵吃喝拉撒都在里面,再也不敢像以前那么张狂了。
据有关记载,新丰车站战斗胜利,极大地鼓舞了抗日军民的斗志。战后,二团一营战士在丹阳访仙桥附近休整时,当地农民杀猪宰羊,热情慰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