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艰苦抗战的岁月里,我们马庄村也出了四位著名的抗日英雄。
王锁良是四位中最年长的。
抗战前夕,他已是我党的地下工作者,在马庄村前的村上做私塾先生。当时国民政府依然消极抗日,积极剿共,当地保长向王锁良的父亲通风报信,说王先生白天教书,夜幕降临后共产党的游击队就在他学堂里聚会。这是与政府对抗的危险行为。父亲知道在当年这是玩命的大事。于是把王锁良叫到家中当面责问:你不要命了,还要连害全家,这还了得!”边说边打了他一个耳光。王锁良是忠诚共产党的人,也是传统的孝子,他知道身份暴露不能久留,于是不告而别直奔陈毅司令部,然后参加新四军,为民族的解放与日本鬼子浴血奋战多次受伤,屡次立功,受到军部嘉奖,解放初回乡探亲已是团级干部,之后转业在福建省政府任职。
卢锁春比王锁良小两岁。日本人侵占家乡,他目睹日本鬼子烧杀抢,激起了他“还我山河”的爱国热情。于是他告别乡亲随国军与日寇作战四年,已是连长,之后又到江西庐山报考国民政府的黄埔分校,并在军校里接受正规军事训练,然后在国军52军任副团长带兵抗日。在长沙大会战中,中日双方死伤无数。这次会战,卢锁春英勇杀敌,身负重伤,子弹从他嘴巴中穿过,浑身是血,昏死在老百姓的庄稼地里七天七夜不能动弹,饿了吞食生稻谷。好在第八天土地的主人父女二人去割稻子,在地里发现了他,乘黑夜将他背到家中疗养,三个月后伤愈归队。解放战争爆发,他厌恶内战,毅然弃去军职转业到上海海关工作,解放后调至广东海关。
景双坤虽然没有上前线,但一直是茅山老区的游击队员,是不怕牺牲的有血性的汉子。用他自己的话说,这可是把自己的脑袋别在腰上的革命工作。在抗日战争期间,景双坤与战友们要把鬼子的情报传送到新四军军部,把抗日救亡的标语张贴到各个村庄,把爱国青年送到新四军军部参军,有时冒着危险乘机杀死个别行动的鬼子和汉奸,有时为了躲避敌伪常睡在棺材里过夜,常常有家不能归。当年有个作恶多端的汉奸叫王铜匠,他经常带着鬼子下乡危害百姓,抓捕游击队员。因此上级命令景双坤和战友除掉汉奸王铜匠。他带领几位战友在陵口鬼子的据点周围潜伏了好几个昼夜。不久,当王铜匠走出据点不远处就被他们制伏了。他们将汉奸五花大绑在嘴中塞进毛巾,从运河北泅渡过河,拉到偏僻的荒塘,一刀宰了王铜匠,此举军民无不拍手称快。解放后景双坤被区政府调任为武装部领导。
四人中年纪最轻的要数今年已是93岁的景国良老人了,是唯一健在的老英雄,现在南京军区干休所疗养。1938年春虚龄17岁的他,在私塾先生李英的教导下,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对日寇的仇恨,与师兄李钟灵(李英之长子)在陵口地区新四军招兵工作人员郦裕农的带领下走进新四军军部报名参军。首长见他师兄年长又有文化就分配到军中任文化教员。见景国良年纪小,有知识又机灵就分配到军部机要部门。先当通讯员,不久学会发电报,他勤学苦练发报技术日见熟练,连延安的同行都称赞他发报技术是军中第一人。机要部门的电台是军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对抗日战争功不可没。景国良二十岁就成了新四军电台工作培训学校的领导兼教员,他的爱人当年就是他的学生。不久,他又调任为新四军情报部门任主要领导。在工作期间,他经常通过解密敌台密码获得重要情报,大大减少了我军损失,又沉重打击了日冠,因此屡立战功。此后,他一直从事我军情报工作,直到离休。1949年春,他随陈毅、邓小平等首长指挥解放上海战役到达丹阳。首长批准他回家探亲。他和爱人骑着战马回到阔别十二年的马庄,那时,他已是军中正师级干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