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我家从乔家巷搬到双井巷,父亲去世后,我母亲和大姐多年居住在双井巷南头的一家铜匠店铺隔壁,那时我已在外地上学、工作,一般假期回丹阳探亲,双井巷对我来说,有着难忘的回家记忆。
双井巷是一条几十米长的街巷,既有商业特色,也有民居特点。巷的北端与新民路大街垂直,巷的南端是南桥,直通南门城外,桥两侧的沿河小路则通往东西门城外,交通便捷。巷内有饮食、茶馆、烟杂、理发、粮店、五金、纸扎等商铺,其中以烧饼、纸扎和刀具店铺最负盛名。位于北巷口的烧饼店,主营油条、麻团、烧饼,大清早就可闻到香味,看到排队购买早点的人群。巷内集中有两三家纸扎店,专门经营门灯、灶灯、路灯和龙灯。每逢过年过节,因家家户户需在大门挂门灯,厨房挂灶灯,路边挂路灯,正月十五灯笼巷办大型灯会闹元宵等,纸扎店生意特别兴隆。巷内还有两三家刀具店铺,专门制作剪刀、菜刀、小刀,简称“三刀”,不仅本地热销还受到外地客户青睐。
当年我大姐在丹阳纱厂工作,三班倒,姐夫在外学习,母亲要忙于家务和带外孙女,很辛苦,还算好,家对门附近就有粮店、煤球店,巷内随时有蔬菜叫卖,住房后院天井里有水井,日常生活很是方便。只要大姐在家,母亲会放松一下精神,到后院邻居魏家打麻将或到我父亲的好友黄家谈家常,说见闻。1958年母亲突然去世后,大姐家就搬离双井巷,到北河路居住了。
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上班的百货公司办公楼搬到了双井巷头北,这个时候的双井巷面貌和五十年代不一样了,社会变迁,商铺兴衰,不是普通百姓能左右的。随着文革的轰轰烈烈,许多店铺都只能关门,纸扎店没了,刀具店好像有一家,北巷口的烧饼店,生意还好。不过烧饼店变成了公家经营,由当年的饮服公司管,我的一个远房外甥,小名“本本”,就在这个店里“贴烧饼”。年轻的“本本”业余会玩乐器,吹拉弹唱有一手,我有时看他“贴烧饼”,感觉他干这行与吹笛子之类横竖不搭,后来“本本”改行开汽车了,但至今笛子仍吹得不错,退休生活过得也滋润。
百货公司办公室南墙隔壁是双井巷派出所。其实派出所就是个大院子,里面有棵大树,树名记不清了,种有一些花草,办公用的几间平房很干净,和一墙之隔的百货公司新办公楼比,显得没什么气势。印象中当年警察穿的制服是冬天一身蓝,夏天白衣蓝裤,戴大盖帽。那时的警察也忙,缉拿“流窜犯”、打击“人贩子”、抓小偷”、捉流氓”等等。
最有人气的当数位于百货公司办公楼斜对面、坐西朝东的丹阳女子浴室,是当时丹阳城中心仅有的一家商业性质的女子浴室(丹棉厂的女工可以在厂里浴室冲淋浴)。由于当年一周只休息一天,上班的女性和上学的女学生只有周日才有空,因此到了冬季的每个周日,排队洗澡算得上是双井巷的一道风景。女子浴室门口总是排着长长的又挤又乱的队伍,人们穿着棉袄,戴了“风雪帽”,差不多从上午排到下午,排队时间长了,大人会买点烧饼、京江脐”给孩子填肚子。我带着两个女儿每洗一次澡要花大半天时间,冬天只能隔两周去洗一次澡,还有些人差不多要个把月才洗一次,这在今天是不可思议的。
双井巷曾经记载了不同年代丹阳市井文化的生动与丰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