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每个生产队都要栽植一定面积的双季稻,从几亩到一、二十亩。双季稻即一年中栽植两季水稻。栽植双季稻,在品种布局上一般采用两种布局:一种是“麦熟”,为农闲田或元麦田,收获后栽植前季稻;另一种布局为黄豆收获后栽植后季稻,俗称豆后稻。
双季稻栽植品种为籼稻,从落谷到收割,其生长周期一般要三个半月。根据我们丹阳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合水稻生长的季节为从谷雨至霜降的这段时间,只有6个多月。所以,栽植双季稻自始至终贯彻一个“抢”字,就是要抢季节、抢时间。前季稻在清明前就要落谷,在落谷前先要浸种催芽,落谷后要用薄膜覆盖,防止低温和霜冻。在前季稻收割前要做好后季稻育秧工作,以保证后季稻适时栽稻。为了抢季节,前季稻一收割,稻田立即翻耕施肥,上水做田,组织栽插。
此情此景,正如当时人们描述的那样:早上稻田一片黄,中午水茫茫,晚上稻成行。栽插后要适时进行水肥管理,要求在秋分前抽穗扬花结束,才能保证后季稻收获。
双季稻的栽植成功,对提高粮食产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当时单季稻产量一般亩产600斤左右,而双季稻两季产量可达800~900斤左右,每亩田可增产200~300斤左右。但是种子、农药、化肥、劳力也投入了双倍的成本,从经济核算的角度来衡量并不十分划算。我记得当时一位大队书记在汇报农民对双季稻的看法时说:二四得八,不如一八得八。”我认为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当时有些生产队称为“高产穷队”,即产量上去了,但农业成本太高,实际收益低。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后,随着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水稻品种不断优化,从籼稻到杂交稻到优质高产的粳稻、单季稻单位面积产量不断提高:从500~600斤逐步提高到现在的1200~1300斤左右。双季稻的栽植也成为了历史记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