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2月上旬,丹阳全境沦陷。日寇在所到之处肆意烧杀、奸淫抢掠,企图彻底制服丹阳人民。日寇的法西斯暴行,激起了丹阳人民的血性,丹阳民众奋起抗争。为了保家卫国,各地相继组织起自卫团。1938年春,司徒西部的曹甲和邻近的村庄成立了荻塘自卫团;中部的固村和邻近村庄联合组建了观鹤自卫团(以原有的白鹤、都观保卫团为班底);南部的香草及邻近村庄也组建了自卫团。1938年夏,陈毅、粟裕率领新四军抗日先遣支队和第一、二支队从皖南地区挺进到苏南敌后,创建了以茅山地区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济南根据地。随后,新四军派员和中共地下党员配合,对各自卫团进行改组改编,分别成立常备队(武装战斗人员)、后备队(地方守备人员)。1938年冬,在北陵村又成立了镇丹边区抗日自卫总团。毛甲、大坟、北陵等许多村庄还成立了以地下党员为骨干的抗日游击队。
这些自卫团、游击队除了配合新四军参加贺甲战斗、延陵战斗外,在司徒境域内,也参加了十多次战斗。
1.李甲遭遇战。1939年农历三月初三夜10时许,丹阳的二三十名日军,骑马推车(独轮车上装着两箱子弹),经过巫甲往上党方向去,被驻在李甲的荻塘后备队战士曾老三侦悉。后备队战士一面与日军交战,一面向驻在河西的丹阳县独立支队报告。独立支队派班长夏金贵率一班人前来增援。拂晓,面对强敌,不宜恋战,迅速撤退转移。这一仗打死日军军官一名,我方班长夏金贵牺牲。
2.北陵村东伏击日军骑兵战。1941年冬月上旬的一天清晨,由镇江出发的一小队日军11人,各骑一匹高头洋马,首尾的马各驮着一挺轻机枪,其余9名日军倒背着马枪,从前马陵下公路过马陵岗、后天圩、直奔北陵村去。日军骑兵的行动,被宿营在下岸村的新四军警卫营侦悉,日军骑兵队刚走到北陵村东财神庙时,埋伏在下岸村后坟堆里的一班战士,立即发射排枪,冲杀声四起,敌骑兵惊恐万分,转头向后河阳村逃窜,预先埋伏在后河阳村西北坟堆里的战士,又以激烈的排枪痛击敌军。这次战斗,警卫营缴获战马8匹,轻机枪一挺。
3.丹句公路破袭战。1941年腊廿五日,丹一区区长何畏组织全州、司徒一带近3000名群众,利用一夜时间,把东自十里牌村,西至戴巷村的15里的一段丹句公路路基彻底破坏,切断日军的交通运输线达数月之久。
4.小南岗追击战。1943年7月,丹一区大队长曹子梅区大队战士10余人,追击从前村据点外出骚扰的5名日军,追至车村西、小南岗东,在一个干涸的池塘里,与敌混战在一起。此仗消灭日军2名,缴获枪支及望远镜等军用物资,区大队阵亡战士1名。
5.攻打丁庄据点。1943年7月28日,茅东县敌工站站长江
火召带领新四军第47团,在九宝区区大队的配合下,按丁庄村党小组提供的情况和地形图,巧妙地绕过民宅,干掉岗哨,进入据点,激战半小时,消灭伪军刘屯青一个中队,缴获机枪3挺、步枪百余支。
6.攻打前村据点。1944年大年初一,镇丹区区大队分兵前后两路攻打前村的日伪军据点,战士们已进入敌堡底下,据点几乎可得时,不料敌情有变,我方遭敌逆击,前后两路只得迅速撤退,区长胡强等3名中弹牺牲。
7.十里牌雷坍桥拦截战。
1944年4月,日伪军100余人至我三亭乡、六宗乡一带抢粮,太平区和丹一区紧密配合,在十里牌雷坍桥进行拦截。下午3时左右,日伪军押着40辆小车自西向东而来,刚过雷坍桥,埋伏在公路两侧的武装战士发起猛烈进攻,日伪军只得丢下粮车等物资,慌忙向横里逃跑。地方武装追击一阵后,旋即返回,组织农民运回粮食,并截获耕牛2头,缴获三八式步枪1支。
8.西门恒心堂偷袭战。1944年农历五月初九,姜堰乡王九龄等人获悉西门恒心堂伪军卢鸿亮中队与访仙保安中队调防。调防的已走,驻防的尚未到齐,秩序混乱。太平区委在县委同意和支持下,于下午1时,将培棠乡、全州乡、姜堰乡地方干部及通讯员等集合于仙台观(今东风村),由区长统一指挥,兵分三路偷袭恒心堂。首先由梅金德带领短枪班从恒心堂东弄冲进,其他两路从侧、后两面跟进,伪军毫无防备,吓得举手求饶。战士们利索地取下挂在墙上的枪支,撤出恒心堂。此次偷袭,缴获长枪48支。
9.大坟伏击战。1944年农历八月的一天,前村据点的日伪军来司徒地区“扫荡”,镇丹区区大队驻在姜甲山,接到情报后,立即进行部署。区长罗烽一面命令军事股长张继英、区大队长朱书宝率领50余名战士,到谭甲通往大坟的大路南侧择地埋伏;一面急令东半区的游击小组齐集在这一带的周围,形成合围态势,相机配合战斗。区大队刚布置就绪,就发现30多名日伪军从谭甲方向朝着大坟走来。待其行至九亩墩进入伏击圈时,大队长朱书宝下令射击,顿时枪声大作。日伪军慌乱一阵后,就抢占制高点,爬上九亩墩架起机枪还击,后敌机枪手被打死,机枪成了哑巴,不敢恋战,立即向曹巷方向仓惶而逃,绕道奔回前村老巢。此仗打死了日伪军4名,缴获步枪4支及其他战利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