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某小学近日新出台的一项校规颇为市民叫好。规定称,为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防止出现嬉闹、拉扯等行为导致学生窒息情况发生,学生夏日里可不佩戴红领巾及校牌入校。此规定想必会引起诸多爱国老夫子的抨击与苛责:延续了几十年的佩戴红领巾的传统,怎可一举破之?但事实是,此规定赢得了更多业内外人士的一致好评:校规,终于突破了条条框框的教条主义,彰显出了人性的光辉。
红领巾,于我们每一个人而言,再熟悉不过,说它曾是每一个人小学时代的贴身之物并不为过。其诞生的缘由众所周知。
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世界第一个由工人阶级政党领导的少先队组织诞生于前苏联,但这个组织———少年先锋队,却没有特殊的标志。在少先队的一次接受新队员的大会上,与会的一位进步女工把自己红色的三角头巾解下,系于一名少先队员的颈上,并叮嘱:戴着它,别玷污了它,它的颜色是和革命战旗一样的!自此,风靡将近一个世纪的红领巾诞生了。几经辗转流传至中国后,它被赋予了更加神圣的意义: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用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的。
在了解红领巾的前世今生后,我们每一个国人,自然对其崇敬有加,红领巾,让学生铭记历史,不忘使命,这本正常不过,无可非议。但,被赋予大义的红领巾,在每一个中国儿童身上,不分寒暑,不避朝夕地佩戴了六年,我们不禁要问,其必要性有多大?其安全隐患又有多大?是否,红领巾,也成了一种人人习惯了的形式主义?有人会义正词严地说:天天佩戴,是为督促少先队员珍惜先烈换来的和平生活,是爱国的表现。而事实上,任何事物,只要冠以爱国的名义,即便原本可憎的面目,也会变得可爱起来。正如早阶段冠以爱国名义而对日系产品所进行的打砸抢的行动。打着爱国的旗号,蒙蔽了多少懵懂群众。笔者不禁要问,爱国,见乎行动当中,何需每日形式上的彰显?笔者进一步要问,若为了督促个人不忘使命,为何不规定每个党员每天佩戴党徽,每天携带党章?勿再把成人过于理想化、教条化的想法施加给孩子。青春少年正处于感受美,彰显美的时节,让其六年如一日佩戴一物,所为何来?诚然,红领巾凝结了太多的意义,但学生因红领巾、校牌被拉扯而发生窒息,威胁生命安全的案例不在少数,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让学生在重大日子时佩戴,一者可以最大程度地保障安全,二者仍可以督促少先队员不忘自身的光荣使命。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作为校长,不矜伐其功,而是时刻把学生安全放在首位,在此,不仅再一次为该小学的破冰之举叫好,为其打破常规,务实求真的人性化管理叫好。为了学生安全,条条框框的规定,让位于人性化的管理,会更得人心,更让人收获满满的感动。
(卜小东)
网友评论